买三板 | 2016-03-21
在注册制和战略新兴板双双被毙之后,新三板已成燎原之势。伴随着分层制度即将落地,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行业分布也日趋多元化,特别是文娱行业——网络自制剧、跨界IP、真人秀、泛娱乐、二次元、粉丝经济、明星投资、票房经济催生了大量的新三板影视公司。
截止2016年3月17日,“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按照新三板的分类)成功挂牌上市的公司已经有60家。而其中2015年35家,2016年这头3个月还不到,已经是14家挂牌,几乎达到去年总数的一半。可见今年的新三板,影视传媒公司必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IP是什么
所谓“IP”是基于智力的创造性活动所产生的权利,简单的说就是内容知识产权。IP现在泛指有大量粉丝基础的网络文学、原创文学或者游戏等。IP可以看作是一个产品,以其在文学作品、漫画作品、电视作品、电影作品等之间的转换而产生的价值,为内容创作者获取利益,并扩大品牌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IP代表了内容的价值延伸部分。
一般来说,成为一个优质IP的标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点击率高的网络小说或销售量大的图书;粉丝黏着度高,通常以百度和新浪微博的讨论为指标;体量足够大,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可以系列开发,可以全版权开发。但是版权产生后的影响力不是静止的,需要打破原生平台与传播平台的墙,从小众到大众,到主流,这是一个动态和为版权增值的过程。
IP的火热带动了整个影视传媒行业
现如今,新三板挂牌的传媒公司已然离不开IP这个战略核心。例如,上周3月17日刚刚挂牌的深蓝文化(836001),未来发展规划中明确表示要“着重发展以新媒体平台为支点的IP影视版权业务。”而早前3月14日挂牌上市的中汇影视(836006),便是力求发展“泛娱乐战略”,其核心就是IP.
亦或者,3月4日挂牌上市的咏声动漫(835994),以动漫IP《猪猪侠》为根基,创造了《逗逗迪迪》、《疯狂小糖》等原厂品牌形象IP,走出一条“动漫IP+”的经营战略。
IP的火热,带动了整个影视传媒行业,毫不讳言,“黄金发展期”基本可以预见的。而为了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影视行业,做好自己的IP业务,国内众多中小影视公司选择登录新三板。
传媒影视公司为何选择新三板上市
分析认为,传媒影视公司的新三板上市,主要是基于两点原因。首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影视公司运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IP的大热使得IP的版权价格水涨船高,“喜洋洋”的授权消费额超过10亿元。就说前文提到的“咏声动漫”,他们仅仅是“猪猪侠”在饼干等食品上的形象授权就能卖到290万元。(详见挖贝网的文章《咏声动漫:如何养出一只价值10亿的“猪”》)。而挂牌上市的一大优点,就是能够进一步增加公司的融资能力,解决企业资金的需求。有了钱,母猪都能上树,传媒公司肯定得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啊。
再者,“战新板”一命呜呼,咱们“新三板”自然成为影视传媒公司挂牌上市的主要阵地。本来妄求通过战新板,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华丽转身的美梦,被彻底击碎。传统的IPO、借壳上市又相当的困难,那么,登录新三板绝对是进入资本市场的不二选择。比如能量传播(833482)便是在IPO和借壳失败后转而投向新三板市场的。
以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2016年的新三板市场,将会激增不少影视传媒公司。而相对的,影视传媒行业自然会依据某些强大IP再次吸金。不过,究竟今年挂牌情况如何,只能是且行且看且分析了。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