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8-18
新三板低迷原因:投资门槛太高
新三板交易冷清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就是门槛太高了。除了机构投资者外,个人投资者除了需要两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或者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之外,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还必须达到500万元以上,这样的门槛显然就将绝大多数散户拒之门外。而在这样一个没有散户的市场里,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也乏善可陈。毕竟,机构之间进行血拼可比不上联合起来割韭菜来的安全和舒服。
投资的门槛太高,而准入的门槛又太低,这就导致供应持续井喷,而需求始终不振,新三板的交易冷清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准入的低门槛和投资的高门槛的背后,其实是挂牌的市场机制和监管的行政机制之间的矛盾。
新三板实行的实际上是国际上先进的注册制,它寄托了很多人根据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美好愿望。新三板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但它在这一点上做的越成功,它的处境就越尴尬,因为它的交投规则并不能与之相配套。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就指出,新三板和沪深股市一样仍是政策市,是一个由行政机制支配下的市场。
从中长期看,创新层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竞争性做市+竞价”的混合交易制度,这对解决新三板流动性不足具有一定意义。此外,业界也在呼吁适当降低投资者门槛等措施,以引入增量资金,并放开非券商机构做市,建立合理的做市商竞争机制,增加做市服务的供给等。
业内呼吁新三板大宗交易落地
对于新三板市场而言,距离最近的制度红利似乎仍是大宗交易。
目前,新三板市场最接近大宗交易的制度仅存在于做市商之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细则》第四节“做市商之间转让”部分规定:大宗交易成交价格应在该股票当日最高、最低成交价之间;当日无成交的,其成交价格不得高于前收盘价的110%且不低于前收盘价的90%。
对于大宗交易如何推行,目前业界仍存在一定分歧,有传言称股转系统早已完成大宗交易具体制度和技术准备,但尚未得到监管层放行。
“由于新三板企业数量众多,股本从几十万到几十亿,市值从万到千亿,差距太大,如何界定大宗交易门槛是个大学问,定高了可能有部分企业无法享受大宗交易便利,定低了投资者都借道大宗交易就削弱了盘内交易的活跃。所以个人建议设三个并行指标:比如不低于10万股或者交易金额不低于50万元或者不低于总股本的百分之一。”周运南表示。
险企热情不减排队上新三板
保险企业对于新三板的热情仍在逐渐高涨。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总部位于成都的地方性财产保险公司锦泰财险也在申请挂牌新三板,目前审查进度为“待出具反馈意见”。另有11家保险企业也在排队等待新三板的审查。
保险公司挂牌新三板的政策日益开放。保监会日前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在新三板进行挂牌转让,同时明确允许自然人等合格投资者投资挂牌保险公司股份。
联讯证券表示,预计将有更多保险企业提速登陆新三板;保险业将成新三板金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挂牌企业的交易活跃度也将有所提升。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