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 | 2016-08-26
A股公司对新三板公 司参控股次数日趋增多,且市值占比大于数量占比。近两年,A股公司将子公司及参股公司挂牌新三板,以及挂牌后参控股新三板公司的行为不断增加。目前,有 182家新三板公司在挂牌前就已被175家A股公司参控股;有63家新三板公司在挂牌后被61家A股公司参控股。当前,新三板被A股公司参控股的公司数量 占比仅为2.78%,可市值占比却达到13.16%。
部分A股公司对新三板公司的参、控股地位转变,或为退出,或为并购。A股公司参控股新三板公司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的,截止到目前,A股公司地位由绝对 控股变为相对控股有8家次,变为参股有2家次;而由相对控股变为绝对控股有1家次,变为参股有1家次;从控股到参股,可能是为了在新三板上以更好的估值甩 掉“包袱”或者管理层的MBO行为。当然,与之相反的,则是有A股公司会选择增持,地位有所提升,目前,A股公司地位由参股变为控股有4家次。
启示一:A股公司参控股的新三板公司质地更佳。我们把新三板公司分为四类:挂牌前被控股、挂牌后被控股、被参股及未被参控股。通过比较发现,就规模而 言:挂牌前就被控股的公司规模最大,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中位数分别为20287.47万元及2159.42万元;就成长性而言,挂牌后被控股的公司增速最 高,营收增速及净利增速中位数分别为45.12%及175.88%;就盈利能力而言,挂牌后被控股的公司净利率中位数最高,为28.31%,挂牌前被控股 的公司ROE中位数最高,为17.13%;就融资情况而言,被参股以及挂牌后被控股的公司融资情况表现相当,融资过的公司占各自归类比例分别为 62.50%及64.15%。总结下,挂牌前被控股公司规模最大、盈利能不错,但成长性略逊;挂牌后被控股公司成长性和盈利能都很突出;被参股公司成长性 较好但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总体而言,被A股公司参控股的新三板公司综合质地高于新三板平均水平,且融资受欢迎程度更高,这充分说明了身兼产业和资本双重角 色的A股公司,在筛选新三板优质标的方面的突出能力。
启示二:A股公司参股的新三板公司更容易被并购。而且从当前的情况来看,A股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大多是溢价收购。对新三板投资者而言,从被并购角度重 点筛选已被A股公司参股的企业,精选其中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估值俱佳的标的提前布局,有可能获得一个更快的退出渠道,并可能享受比新三板二级市场更 高的估值。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业绩地雷。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