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8-29
新三板总市值突破3.4万亿元
目前,新三板市场无论定增融资、股票交易还是指数表现都显得异常低迷,投资者信心受到较大影响。上周(8月22日-2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市场)新增97家挂牌公司。截至8月26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总市值突破3.4万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达到8877家,总股本达到5107.57亿股,其中无限售股本1889.29亿股。虽然新三板总市值已突破3.4万亿元,但也仅与A股最大三家公司——工商银行、中国石油、农业银行市值之和相当。
有分析指出,新三板很大程度上承担金融改革试验田的角色,从制度设计到监管执行也都在探索,市场化的市场对监管提出很高要求,而更根本的还在于顶层设计的不明确。新三板整体市场处在初级阶段,成长和成熟需要时间!
新三板市场不振“病根”原因
新三板目前也存在着诸多不令人满意之处。跟主板、创业板市场比起来,新三板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其制度体系也还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市场定位的不明确,导致市场预期不稳,监管依据不足,创新方向不明。这需要顶层设计。八千多家挂牌企业仅被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海量的市场,而结构性分化不明显。分层制度推出后,其他配套制度也并未跟上,对新三板的流动性未有改善作用。新三板的主要指数更是在不断寻底中。
根据李永春总结,新三板的突出矛盾表现在市场流动性和定价功能不足。这主要是投资人数量不足,交易方式不完善,挂牌公司质量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流动性不足造成价格发现功能不足,价格发现功能不足导致融资功能不足,融资功能不足导致对实体经济发展不利。此外,突出矛盾还表现在从监管能力看,与海量市场要求不适应。李永春判断,到年底新三板将接近1万家挂牌企业,但是监管能力并没有同步增加。
新三板生态圈的核心表现不尽人意
做市生态圈是新三板生态圈的核心之一,但目前投融双方参与者满意度较低。1)新三板同时符合经济规律和国家战略,国家战略体现在经济转型助推器和金融改革试验田,做市作为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不仅是制度创新,也是新三板的一大制度优势,更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工具。做市交易的顺利运行和优势发挥有赖于一个健康和谐、共存共赢的生态系统。2)从直观来看,做市企业家数较多且不断增加,做市商数目接近饱和,投资者增速缓慢,生态圈参与者数量处于供需失衡状态。3)根据调研问卷反馈,参与者满意度较低。
新三板进入“二次创业”的阶段 未来还有多远
李永春表示,新三板市场发展至当前的规模,将进入“二次创业”的阶段,包括市场定位、发展方向、服务对象等,未来都需要顶层设计的进一步明确,进而才能推动新的发展。新三板将坚持独立市场的建设,并不会走向预备市场。未来新三板的制度设计也将以此为基础,建立成一个与沪深交易所并列的市场。
在艰难中前行:新的加入者还在继续
近期,保监会印发文件对险企挂牌新三板市场进行了规范与鼓励。市场人士纷纷表示,新三板市场保险公司扩容在即,在更为透明的新三板市场下,未来挂牌新三板的保险公司或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距离最近的制度红利仍是大宗交易
对于新三板市场而言,距离最近的制度红利似乎仍是大宗交易。
目前,新三板市场最接近大宗交易的制度仅存在于做市商之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细则》第四节“做市商之间转让”部分规定:大宗交易成交价格应在该股票当日最高、最低成交价之间;当日无成交的,其成交价格不得高于前收盘价的110%且不低于前收盘价的90%。
对于大宗交易如何推行,目前业界仍存在一定分歧,有传言称股转系统早已完成大宗交易具体制度和技术准备,但尚未得到监管层放行。
“由于新三板企业数量众多,股本从几十万到几十亿,市值从万到千亿,差距太大,如何界定大宗交易门槛是个大学问,定高了可能有部分企业无法享受大宗交易便利,定低了投资者都借道大宗交易就削弱了盘内交易的活跃。所以个人建议设三个并行指标:比如不低于10万股或者交易金额不低于50万元或者不低于总股本的百分之一。”周运南表示。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