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9-05
新三板挂牌公司 总数接近9000家
近期,新三板市场快速扩容,挂牌公司总数已接近9000家,总市值突破3.4万亿元。不过,新三板总市值增长速度远不如挂牌公司数量增长迅速。按今年1月底到本周末数据计算,新三板总市值增长约36%,但挂牌公司数量已增长近六成。
数据显示,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总股本达5125.77亿股,其中无限售股本1899.62亿股。
七成新三板企业上半年净利润为正
新三板2016年中报披露已收官,8895 家须披露中报的新三板公司中,有43家未能按期披露。根据Choice统计,新三板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878.35亿元,较201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878.54亿元同比增长17.01%;实现净利润407.06 亿元,较2015年上半年净利润393.70 亿元同比增长3.39%。有6483家企业净利润为正,占新三板企业的72.37%。
整体看来,广证恒生研究认为,新三板企业在2016 年上半年持续增长,增幅相对2015年有所放缓,无论从经营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上看增长不很明显。但新三板企业对比创业板企业可以发现,其仍具有较好的成长性,从新三板龙头企业前十强位列混合排名前30,可见新三板中不乏发展前景广阔的优质企业。
新三板为中概股回归打开新天地
中概股回归国内市场是今年的一大热门话题。有关专家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实际上,对于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企业来说,从表面上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海外影响力,有利于企业海外的拓展能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赴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其上市压力远大于内地市场。由此可见,一旦国内对中概股回归的政策有所宽松,其回归的意愿还是相当强烈的。
中概股回归的渠道是多样化的,联讯证券分析师付立春表示,一方面,部分中概股市值庞大,若整体IPO登陆A股市场,市场恐难以直接承受和消化,对中概股而言所需时间成本非常高;若采取分拆上市的方式登陆A股市场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借壳监管新规的影响下,中概股借壳获批的难度和操作的复杂程度都增大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新三板为中概股的回归提供了一个很便捷的渠道。另一方面,中概股子公司的挂牌打开了新三板市场发展的新空间,有望成为激活新三板市场的重要元素,形成“鲶鱼效应”。
私募做市试点释放投资信号
王晨认为,目前市场相对低迷,主要在于分层后并没有相关配套制度及时出台,投资者对政策预期存怀疑态度。而做市商扩容作为制度建设的关键一步,其出台不仅可以改善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更增强了投资者对未来政策落地的信心。加之近日国务院多次明确强调新三板的战略地位以及改革方向,如今新三板已经到了“黎明前的黑暗”,现今无疑是布局的最好也很可能是最后的时机。
夏迪认为,目前是布局新三板比较好的时机,一方面流动性不足导致很多优质股的价值错位,另一方面很多短期性投机性资金由于前期的泡沫被挤出,目前市场上存留的资金质量相对高,投资者也更理性。另外,开放做市商也会让市场参与者对于未来政策红利的落地有更多期待。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