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9-13
2016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召开在即
据悉,“2016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9月22日至24日在青岛举行。大会将以“新势力、新常态、新突破”为主题,围绕石墨烯制备技术以及新能源、散热、功能涂料、触屏、导电油墨、复合材料、环保、润滑剂等多个热点应用领域举办专题分会,开展商业化路径研讨、标准化交流、先进检测技术展示、全球国际合作、展览交易等活动。另外,9月6日中国内地首个石墨烯量产化基地在厦门投产,预计2020年其产能有望达到5000吨。此外,9月9日,在杭州举行的正泰GraBAt石墨烯技术应用(中国)发布会上,发布了石墨烯技术应用的多个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备受业界关注的石墨烯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
石墨烯走上神坛
从宏观政策看,我国石墨烯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自2012年以来,从工信部、科技部、到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一连串文件进行支持。2015年以来,我国对石墨烯的政策支持力度更是不断做“加法”。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石墨烯已经被纳入《新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
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石墨烯在电池领域的技术应用更为突出,7月8日,东旭光电推出了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该产品与普通电池相比不仅可在满足5C条件下,实现15分钟内快速充放电,而且可在-30℃~80℃环境下工作,循环寿命更高达3500次左右。
石墨烯走上神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地方政府、企业热衷斥巨资涉足。根据中国石墨烯产业联盟预计,目前全球石墨烯年产能达到百吨级,未来5-10年将达到千吨级。到2020年,全球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
石墨烯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近期石墨烯产业在资本和技术上动作频频,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产业上,9月6日中国内地首个石墨烯量产化基地在厦门投产,2020年其产能有望达到5000吨。在资本运作上,上市公司东旭光电、道氏技术、德尔未来纷纷加码石墨烯产业,增资扩产。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石墨烯研究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目前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即将制订的“十三五”规划,也将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纳入其中。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提速,我们预计石墨烯必将迎来一轮快速发展。
市场普遍认为,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的落地,开启了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时代,证明了碳源汇谷石墨烯制备以及石墨烯包覆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两大核心技术的领先和成功,彻底打开了石墨烯在消费电子锂电池、动力锂电池以及储能领域锂电池的应用空间。预计2016年全国动力锂电池消耗量约30Gwh,按照单位Kwh正极材料需求0.27Kg,合计正极材料需求量8万吨,假设10%的动力电池产线添加了石墨烯导电剂,配比比例为0.3%,则石墨烯导电剂需求量24吨。目前石墨烯价格平均为30元/g-50元/g,合计市场规模在10亿元左右,且随着配套动力电池生产线的增加以及石墨烯添加剂配比的增加,预计未来三年市场规模保持在100%以上的增速。
新三板重点石墨烯企业
新三板开放的市场也孕育了众多质地纯正的石墨烯企业,且部分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如第六元素、二维碳素、凯纳股份、华高墨烯等。
第六元素(831190.OC):石墨烯行业领军者。公司主要从事石墨烯粉体及其他新型碳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氧化还原法和 CVD 法制备石墨烯产品的企业。
二维碳素(833608.OC):石墨烯薄膜及触控领域的佼佼者。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大面积石墨烯薄膜及石墨烯触控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已成功将石墨烯薄膜应用于触摸屏领域并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
华高墨烯(835672.OC):掘金海洋和军工两大领域。公司的石墨烯产品主要面向“海洋”与“军工”两大领域。公司已自主研发出化学法单层石墨烯粉体、机械法石墨烯粉体、单层石墨烯分散液、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等系列产品;在下游应用领域,公司研发出石墨烯气凝胶、石墨烯导静电轮胎、石墨烯防弹材料、石墨烯防腐涂料、石墨烯高导电添加剂等应用产品。
凯纳股份(836410.OC):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的企业。公司采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主要用于涂料、塑料等复合材料领域,截止 2016 年半年报,中泰化学(002092)共持有公司的 28%的股份,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公司目前的中试生产线可以实现年产石墨烯粉体 1 吨、石墨烯微片粉体 10 吨、锂电池专用石墨烯浆料 2 吨、涂料专用石墨烯浆料 2 吨以及塑胶专用石墨烯微片粒料 2 吨,正在分期建设年产 2200 吨和21000 吨的石墨烯产品建设项目。公司产品应用定位于涂料、塑料、橡胶等领域的复合,并采用“与客户合作应用开发”的销售模式,未来将市场空间将逐步打开。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