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7-05-05
做市指数18连跌创纪录
新三板做市指数周四收盘报1111.39点,跌1.15点或0.13%,续创逾两个月新低,该指数连跌18日,创史上最长连跌纪录。全市场共1071家公司发生交易,成交近1.5亿股,成交额8.6亿元。分交易方式看,654家做市转让公司发生交易,成交6262.44万股,成交额3.76亿元。共有417家协议公司发生交易,成交8630.65万股,成交金额4.83亿元。
券商忙新三板大宗交易系统测试
多家券商正在进行新三板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等工作安排,个别券商甚至已经开始内部系统测试。
江苏地区一位接近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下称“股转系统”)的挂牌公司董秘表示,根据此前参加座谈获得的信息,股转系统对优质挂牌公司转板A股IPO比较“忧心”,上半年将至少放出三个利好消息,增加新三板市场信心。
一直以来,大宗交易、引入公募基金、降低投资者门槛被认为是增加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最基本的三大利好政策。
此前市场猜测,降低投资者门槛的政策会先出来,但股转系统迟迟没有松口。引入公募基金一事因为牵扯颇多,也没有什么进展。不少券商和私募认为,此时引入新三板大宗交易和集合竞价机制,让等待利好许久的市场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上海私募人士表示,大宗交易机制出台的最大利好是,可以为投资新三板的私募基金提供一个较好的退出渠道。
新三板“新兴”板块研发支出增近三成
2016年度,在新三板公司整体业绩持平的背景下,以生物科技、国防航空、新能源设备、物联网技术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类”公司却表现亮眼。有数据统计显示,在新三板挂牌的“战略新兴产业类”公司共2752家,剔除部分数据缺失的公司,有1081家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长36.79%,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22.81%。值得关注的是,这1081家公司2016年度平均研发支出达1010.2万元,较上年的平均784.95万元,增幅高达28.7%。其中,820家公司2016年度研发支出同比呈现正增长,占比逾七成。
以新三板公司新产业为例,其2016年度财报显示,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达471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5.11%,较上一年的研发投入2805万元和占比3.83%,均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新产业主要从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通过相关仪器及试剂项目的研发,巩固和提高了在国内免疫诊断领域的竞争力。尤其是公司模块化生化免疫分析系统Biolumi8000各模块取得注册证,并完成研发转生产,丰富了公司产品线,为公司未来几年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2016年,新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26.08%;实现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增长81.32%。
创新层公司年报审核趋严
据财政部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准则,未来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应视同上市公司。而股转系统在《关于做好挂牌公司、退市公司及两网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披露相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醒会计师事务所关注“挂牌公司收入确认、合并日确定、会计政策变更、资产减值准备、研发费用资本化、股份支付、金融工具分类等重点问题”,充分考虑“由于融资、分层、IPO及对赌等可能引起修饰财务报表的情况”。
一家已披露年报的创新层公司董秘近期因为董秘考试和年报披露忙得不可开交,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新三板创新层监管趋严的压力:“股转系统对创新层公司监管的‘拳头’打出来很有力。如果创新层企业的监管标准向创业板看齐,那么大多数挂牌公司在未来更愿意对接创业板。”
至于降层的问题,部分创新层公司似乎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某未按期披露年报的创新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关于创新层企业未按时披露年报可能会面临降层的风险,这不是关键,对此我们并不十分关注,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未享受到创新层的红利。”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