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7-05-24
今年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成交982亿元
全国股转系统发布5月23日公布,今年以来,挂牌公司股票成交累计达982亿元,其中做市方式转让的股票成交累计达436亿元。
5月23日,挂牌公司达11223家,总股本6445.82亿股,其中无限售股本2885.60亿股,总市值达47520.44亿元。挂牌公司股票成交9.9亿元,其中做市方式转让的股票成交3.4亿元。
创新层今年扩容 市场改革主线已成形
5月24日,新三板“新一届”初选创新层挂牌公司名单异议期即将结束,今年创新层企业数量将超过去年的953家,创新层大幅扩容已经成为确定性预期。随后全国股转系统将公布最终创新层名单,今年分层之后,市场将更期待差异化制度供给。
据媒体报道,新三板的改革将以改善流动性为抓手,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设施,完善市场功能和服务,加强监管和投资者保护为主线。据知情人士透露,新三板改革将以上述顺序原则推进改革,这将是一个持续的、系统性的协同推进过程,而并非单个制度的单兵突进。
新三板将完善分层标准,联讯证券研究院预计未来完善分层标准之后,新三板将具备再分层的基础。另有市场人士认为,连续三年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将受到市场关注,或将受益精选层推出。
新三板估值洼地凸显投资价值
2016年至5月17日,三板做市指数曾有过两次行情低点,分别是去年9月1日收盘的1075.94点和12月20日的1082.92点,此后都迎来了15天左右的反弹,分别上涨了22.69点和32.51点,幅度分别为2.11%和3%。目前,三板做市指数接近此前两次的历史低点。
股价涨跌的本质是估值的变化。新三板做市板块的市盈率中值同三板做市指数表现出高度同步的特征。而比较新三板做市板块与创业板、中小板的市盈率中值,尽管做市板块的市盈率在逐渐“变贵”,但截至5月12日,也仅有创业板的3.3折和中小板的4折。
另一方面,从业绩上看,不少新三板公司相较于A股公司毫不逊色。全国股转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按期完成年报披露工作的10554家挂牌公司中,2016年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的挂牌公司共1098家,共实现营业收入7288.42亿元,净利润810.85亿元。此类公司经营稳健、增速稳定,近两年规模、收入和利润增幅均超过20%,其2016年净利润率11.13%,净资产收益率13.69%。
在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看来,从今年开始到未来三至五年间,是新三板二次创业的时代,存在大而长期的机会。据他分析,今年新三板的行情将是前低后高,预计二季度后面市场还会有一段冷静期,也更能回归价值本身。市场分化依然会很严重,优质企业的估值不会低,而处在基础层缺少亮点的企业,估值会逐渐降低。
新三板监管机构频发问询函
截至5月22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出超过43份年报问询函。一位新三板信息服务平台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新三板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资质良莠不齐。从问询函的力度也可以看出股转系统正在强化对挂牌企业年报披露的监管力度。
从目前情况看,问询函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异常财务数据的核实、经营数据披露不到位、会计事务所变更、关联交易等方面。
在多封问询函中往往涉及多个问题,包括交易关联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财务数据真实性等。如对日升昌年报审核中,全国股转公司发现,公司2016年期末贷款余额1.75亿元。其中,不良贷款由2015年的1520.5万元增加到5828.29万元,占比33.26%;期末贷款损失准备余额3774.26万元,同比增加223.29%。对此,全国股转公司要求日升昌说明,其不良贷款中是否存在向关联方的贷款,如存在是否履行必要的内控程序;33.26%的不良率是否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现金流断裂、债务违约的风险。
520家新三板企业尚未披露去年年报
新三板年报披露已经收官,但截至5月22日,仍有5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尚未披露2016年年报。此外,不少已披露年报的企业也因年报质量问题收到监管问询,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异常财务数据、经营数据披露不到位等方面受到重点关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新三板市场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资质良莠不齐。从问询函关注的内容可以看出,股转系统正在强化对挂牌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