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7-05-26
业界翘盼新三板试水集合竞价交易
据沪上券商人士向上证报记者介绍,券商早在5月初即完成了集合竞价交易的技术通关测试。从技术层面而言已经具备条件实施集合竞价交易。
对于集合竞价交易,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如果真能实现,会给新三解决流动性难题带来曙光。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在新三板挂牌3个月以上的10090家企业中,6637家未发生交易,占比65.78%;13.4%的企业3个月内交易不到5天;每天都有交易的企业只有93家,占比仅为0.92%。由于流动性不足,使得融资前景模糊,导致部分拟挂牌企业的挂牌意愿随之下降。
为了提高“新三板”流动性,监管层也是想尽办法,除了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还在去年推出了分层制度,但效果平平。
程晓明认为,集合竞价交易,哪怕每天只有一次甚至只有一秒钟,都会非常有意义。竞价交易,可以提高交易的效率,提高定价的效率,会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参与,有助于提高新三板的流动性。
新三板调层的筛选更关注企业的成长性
波澜不惊间,新三板创新层“换届”初步名单已经出炉。在这份初定名单当中,凭借优秀的盈利能力而维持或闯入创新层的公司不在少数,而另一方面亦有业绩滑坡较大公司的身影出现其中。
有新三板市场人士分析称,本次调层的筛选标准较之前出现一些变化,新的标准或更关注企业的成长性指标。
安信证券诸海滨在其研报中的分析似乎对此也有所印证。该研报显示,通过比较619家原创新层公司以及新调入的710家公司发现,619家“老成员”的2016年平均净利润规模在4200万元左右,而新入选的710家公司2016年平均净利润规模大约为1800万元。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净利润增速方面,710家新入选公司2016平均净利润增速达16.37%,而619家“老成员”则为6.05%。
新三板PE“应考”各显神通
合晟资产的一则拟摘牌公告将新三板挂牌私募的“5·27”大限再次拉回大众的焦点之中。记者获悉,大部分挂牌私募已按照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股转系统”)的最新要求,提交了最新一轮自查整改报告和主办券商核查报告,并上报了公司各类型资产规模等核心数据等材料。为了满足去年5月27日《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的八条新增规定,部分私募开始各显神通,例如扩大管理费收入、剥离其他类金融资产等。
业内人士称,此轮自查是否能通过股转系统的审核仍是未知数,去年“5·27”之后率先发布自查报告的9家私募,其“自我圆场型”或“自我规避型”的报告是否通关“也不会由他们自己说了算”。另一方面,“新八条”整改意见的最大难点在于相关细则还未出台,而资管行业本身分类较细,机构正期待相关实施细则的落地,摆脱目前的“自证合规”,实现“依规合规”。
16家信托公司推出52只新三板信托
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共有16家信托公司推出52款新三板信托产品,其投资范围集中于新三板市场的各类产品,包括新三板已挂牌企业发行的存量股票、定向增发、并购、优先股、可转债,新三板拟挂牌企业股权等。目前,尚有44只信托产品仍处于存续状态,8只产品已终止。
从新三板公司的角度看,Wind数据显示,去年年末,约3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中出现了信托计划的身影。目前,有16只集合资金信托跻身成为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前十大股东”。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外贸信托的“万思艾瑞斯1号新三板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由万思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担任投资顾问,独自成为了智立医学、了望股份、乾元泽孚、万绿生态、紫晶股份、力合节能等多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前十大股东”。
某信托从业者表示,信托计划一般存在结束期限,到期后可根据管理人及投资者的意愿选择是否续期。但若是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无法解决,未来一段时期,多个新三板信托计划将面临退出困难的问题。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