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4-27
网传新三板正式版分层方案
一张似关于最终版本的新三板分层方案的网络图片在圈内流传,图片显示,最终版本的新三板分层方案将采取分层差异化和互通标准相结合筛选出创新层企业,但筛选标准与之前的预案差距很大。
《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中包括:
1、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股东人数标准,要求挂牌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平均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最近两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最近3个月日均股东人数不少于200人;
2、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营业收入+股本标准,要求挂牌企业最近两年营业收入连续增长,且复合增长率不低于50%,最近两年平均营业收入不低于4000万元,股本不少于2000万元;
3、市值+股东权益+做市商家数标准,要求挂牌企业最近3个月日均市值不少于6亿元,最近一年年末股东权益不少于5000万元,做市商家数不少于6家。但即使挂牌企业达到了上述标准,还必须满足最近3个月内实际成交天数占可成交天数的比例不低于50%,或者挂牌以来完成过融资的要求,并符合公司治理、公司运营规范性等共同标准。
而此次网络流传的新的方案中,我们从图片里可以见到,有很大的改动。
从图中我们可以见到,进入创新层的标准中,标准一的三个月日均股东人数没有了200人的限制要求,标准三中,要求有60个成交的做市转让日即可,而对于有6亿市值6个做市商且有交易或融资的企业来讲,有50个合格的投资者显然也很轻松。
分层为筛选出优质企业
备受期待的新三板新的分层标准从网络流传出之后,似乎很多人对其不满,多数人认为其真实性有待考究。其原因是经过前期的长期铺垫,多数人都认为出台后的新三板分层制度是会比其在15年11月的(征集意见稿)严格很多,而这才会达到分层的最终作用,实现在挂牌公司的高效化,市场的明确,避免鱼龙混杂的状态。
分层的逻辑在于,股转系统以运营管理机构身份,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设立标准进行分层,主动为市场投资者筛选出较为优质的企业,并在创新层中进行政策试点,提高这一市场的流动性。
联讯证券表示,分层以后,创新层公司的流动性、估值都会有显著的提升。创新层将会以市场效率为核心持续推进制度的创新,进入创新层的企业会被优先安排在融资、交易方面进行一些试点,流动性相对基础层会有明显的改善;估值方面也会成为焦点,自然而然的会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对创新曾和基础层的监管也将改变。在融资、交易制度方面,创新层的公司会优先试点,相当于一个制度红利;同时对于创新层监管也会更加严格。他表示,创新层对企业来说也是把双刃剑,在信息披露、限售管理和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都比基础层公司要求要高得多,从而促进创新层更加健康的发展。
分层渐近 新三板市场监管趋严
进入2016年,尤其是随着分层制度落地时间节点的临近,监管升级需求日益强烈。有市场人士认为,由于挂牌公司中存在大量处于成长初期的公司,此类公司内部制度建设相对薄弱,信息披露风险相对较高。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监管层需要加强对年报披露的监管,并且今后此类监管活动可能会趋于制度化。
在信息披露方面,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的监管也在加强。股转系统官网显示,从3月份至今,全国股转公司先后公布了17份年报问询函,就挂牌公司年报披露不完整、不准确、前后矛盾等问题予以监管关注,显示出全国股转系统对规范信息披露的要求明显提高。 不仅如此,2016年以来,监管层在监管方面持续加力。全国股转公司联合地方频繁实施核查、规范挂牌企业财务,出台并购重组行为规范,这都有利于新三板市场长期发展。
“对年报的关注或许只是开始,在分层方案的征求意见稿中,新三板要求创新层必须制定并披露信息披露的相关管理办法及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而分层一旦落地,对挂牌企业特别是创新层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可能会更加严厉。”有机构人士预计。
创新层公司数量将达到全部新三板公司的10-15%
新三板分层仿真测试刚收官,第二轮分层测试已经开始, 本次测试时间为2016年4月25日至2016年4月29日。由于异议期设置,分层方案最终落地时间或在5月中;股转系统高层表示,不欢迎通过运作闯入创新层企业;监管层全面清查新三板非合格投资者。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最新年报公布进度,目前八成新三板公司已公布年报,其中84%实现盈利,54%实现净利润增长。有媒体数据显示,其中683家公司符合创新层标准,预计最后创新层公司数量将达到全部新三板公司的10-15%。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满足所有三项创新层标准的公司新增1家润农节水至8家,满足其中两项标准的增加54家至70家企业,满足其中一项标准的公司为605家。
实际上,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的政策红利并未中断过。此前,定位于“低于主板、高于创业板”的战略新兴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被删去,新三板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重要性再度凸显。多位新三板业内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市场资源将进一步向新三板倾斜。
机构抢筹创新层
“我们已经加大对于创新层企业的投入力度”,东兴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监汤荣春表示,“进入2016年,在新三板分层的制度预期下,实际上所有的券商都在将资源向创新层企业倾斜。”
加大投入的逻辑在于,分层之后,创新层将汇集新三板最优质的企业群。在伴随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券商将持续获得业务利润。市场人士对腾讯财经分析称,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新三板挂牌费用虽然从100万涨至150万左右,但在监管趋严的形势下,券商的人力成本直线上升,挂牌几乎不能为券商带来利润。
在新三板对企业“输血”功能进一步加强和分层利好的双重配合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到新三板进行布局。部分券商人士表示,对创新层企业的关注度在持续升温。“我们内部讨论后,感觉对进入创新层企业的布局已经落后了,毕竟创新层是所有资金和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
甚至有私募机构表示,已经在准创新层中多方“押宝”:“我们还是认为,新三板市场不能按政策市去理解,对低估值的高成长企业,无论在进入创新层之前还是之后,都应该坚持持有。”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