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6-07
分层拓宽制度改革空间做市商扩容只是前奏
随着2015年以来的快速扩容,新三板市场总市值目前已经迈过了3万亿元大关。来自全国股转系统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新三板挂牌公司达7485家,总股本4470.39亿股,总市值达30313.58亿元。今年以来,挂牌公司股票成交累计达774亿元,其中做市方式转让的股票成交累计达439亿元。在市场融资方面,新三板今年以来共有1305家挂牌公司完成1343次股票发行,发行97.78亿股,融资561.58亿元。
证监会日前表示,允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参与新三板做市业务,对丰富新三板市场做市机构类型、促进新三板市场价格发现以及支持私募机构发展、提高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为此,证监会拟开展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参与新三板做市业务试点。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则表示,在已经明确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试点在新三板做市的基础上,鼓励符合条件的机构通过做市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做市商扩容只是更多措施推出的前奏
目前新三板的做市商很少,实际已经出现了做市商制度的异化。可以想象,即使只有几百家做市商进来,也会极大地改变目前新三板做市市场的生态,对现有交易方式、估值和流动性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预期,监管层后续会对创新层企业有更多的融资制度和交易制度试点支持,如大宗交易、非交易过户制度、公募基金入市等,新的投资机构和卖方分析师也将随着创新层进行相应的指数产品设计,以及建立新的投研体系等。这些措施将会提升创新层企业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优质高成长性企业在估值和流动性方面会进一步缩小与同类A股上市企业之间的差异。
更多符合IPO标准的企业会进入新三板PE/VC募投规模创新高
更多符合IPO标准的企业会进入新三板
近期,IPO过会率已经下降,重组否决率也在提升,新股发行节奏也显著变慢,较小规模的IPO项目据传也正在被监管层劝退,给大家的感觉是全面收紧。我们大胆推测,监管层应该是希望有更多达到IPO标准的公司,通过新三板市场实现融资和上市,从而减少对现有IPO排队和新股发行的压力。实际上,从今年1月到截止分层期间,新三板市场融资金额已经与创业板市场相当,而且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些资金绝大部分进入了实体经济。
PE/VC募投规模创新高
投中信息和歌斐资产日前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PE/VC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共有1314只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比2014年全年增长141%;募集金额则达到1177亿美元,比2014年全年增长46%,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创下历史新高。2015年PE/VC共投出2123个项目,主要集中于早期项目,投资规模达到821亿美元,较2014年分别增长29%和52%,实现连续三年增长。
来自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则显示,截至2016年5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3982家。已备案私募基金30260只,认缴规模6.45万亿元,实缴规模5.30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40.59万人。按正在管理运行的基金总规模划分,管理规模在20亿元-5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48家,管理规模在50亿元-100亿元的127家,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有112家。
流动性问题存争议
分层方案落地首周,准创新层的交易活跃程度有提高。分层制度的落地也让多数人对新三板市场存在的“流动性枯竭”痼疾的解决重燃希望,不过,在分层基础上流动性的差异以及对市场的整体影响,目前则出现相对分化的观点。
一方面,有机构认为降低门槛是解决流动性问题的关键,分层的作用不大,后续需要更为彻底的改革政策。据悉,有部分券商机构相关负责人就新三板门槛问题书写报告提交监管层,呼吁政策加速推进。另一方面,不少人士则认为流动性的作用不宜被过分夸大,新三板市场的制度建设并非复制A股的游戏规则,新三板市场过度散户化也会引来诸多问题,反而违背了建设这一市场的初衷。
创新层的标准实际很高壳资源价高难求
创新层的标准实际很高
根据新三板分层管理办法可以看出,创新层的企业主要特点是“富、高、帅”。标准一侧重于挂牌企业的盈利性要求,以满足盈利能力较强、相对成熟挂牌企业的分层需求;标准二侧重于挂牌企业的成长性要求,以满足处于初创期、高速成长的中小企业的分层需求;标准三侧重于挂牌企业的做市市值要求,以满足商业模式新颖、创新创业型企业的分层需求。除了上述3套差异化准入标准,进入创新层的挂牌企业还需满足企业治理、合法合规性以及交易或者融资要求。
从深层次角度理解,绝大部分传统行业的公司,已很难达到“两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平均利润达到2000万元”标准;达到两年连续增长50%,有4000万元收入,2000万元股本的公司基本也只在新兴产业;标准三没有收入利润要求,但要达到6亿估值,还要6家做市商的认同,也基本只有在新兴产业或强大的研发型企业才能达到。
创新层壳资源价高难求
本市一位壳资源中介告诉记者,以前新三板的壳价值按地域有不同,北京的最贵。现在的逻辑不同了,是看分层制的落地情况。由于大家都比较一致认为分层制一定会实行,现在新三板壳价格最高的是那些业绩较好、行业有前景而被大家筛选出的一百多家可能进入创新层的企业,5000万元也不一定能买下。他曾联系过一家这样的企业,对方说“1亿以下免谈”。他说,其他的挂牌企业,只要基本面比较干净的,比如没有负债、没有员工安置、没有诉讼的,2000万元应该是个底价。当然,具体成交价也跟A股行情有关。这位中介承认,除了2000万元买壳费,作为中间人,他要收100万元左右的介绍费。这份钱,有时是买卖双方各付一半。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