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快速、最专业的新三板资讯 | 买三板
咨询热线:010-57496903 登录 注册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处于历史低迷时期的新三板迎来分层结果 创新层能激活市场信心吗

导语
市场期待的创新层初选名单终于公布了。不容乐观的是,三板市场处于历史低迷时期。上周五,三板做市指数收于1157点,是2015年3月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分层实施之后新三板市场将走向何处去?创新层意味着什么?

买三板 | 2016-06-20

处于历史低迷时期的新三板迎来分层结果 创新层能激活市场信心吗

三板市场处于历史低迷时期

目前,三板市场处于历史低迷时期。上周五,新三板全市场成交额仅4.9亿元,三板做市指数收于1157点,是2015年3月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该指数自5月底分层正式方案公布后不久开始连续9个交易日下跌。

安信证券诸海滨认为,近期挂牌公司风险事件连续释放以及政策配套低于市场预期是导致指数下滑的主要原因。不过他,新三板不设上市门槛,这是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分层,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新三板未来还是看好的。 伴随着创新层分层名单出台;且6月27日创新层分层方案正式实施;市场期望创新层配套措施正逐渐完善,预计其后将缓解新三板做市指数颓势。

中信建投投行部董事总经理李旭东周日表示,“我们一方面看到新三板政策措施正在稳步推进,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市场信心在逐渐消失,市场价格不断走低,融资功能在不断减弱。”他认为,分层将成为新三板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分水岭,将是新三板引进差异化制度安排的基础。

新三板被很多专业人士称之为 ‘’中国的纳斯达克‘,’当年纳斯达克分层后即迎来98%的涨幅,而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涨幅为68%。兴柜推出衍生品交易,成交量上涨近1倍。历史证明,完善制度的推出必将推高市场走势,新三板分层后,必将迎来一轮大行情。

新三板创新层初选名单出炉了

周六,全国股转系统公布了首批创新层初选名单,共有920家挂牌企业入围,占新三板目前7592家公司总数的12%。虽然去年下半年以来新三板政策红利预期全线推迟,但是创新层企业在未来交易、融资新政方面有望先行先试。

据东方财富数据统计,这920家企业平均利润为4130元,其中信息技术行业创新层公司最多,达到180家。在过去三个月里,符合创新层标准的企业成交量在新三板占比从大约1/3扩大的目前超过一半的份额。

创新层名单首先剔除了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商业保理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等特殊行业的挂牌公司。而此前挂牌与融资已受到严格限制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中,只有九鼎集团进入了创新层。

创新层企业实力不弱

从盈利能力看,2015年,920家挂牌企业共取得净利润总额377亿元,占全部挂牌企业净利润总额为915亿元的41%。其中,888家企业盈利,53家净利润超过1亿元。东海证券以全年盈利18.27亿元荣登榜首,榜单最后一名钢银电商亏损4.4亿元。

截至6月19日晚,920家进入创新层企业中,2015年度有232家企业以现金分红,共派息54亿元。全部挂牌企业的派息总额则为134亿元,创新层企业占比达40%。派息分红是企业成长性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创新层就是树立标杆让一部分企业先活跃起来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我们需要为今后进入创新层的企业设立一个标准,目前选入的这些企业就有标杆和榜样的作用,所以要从门槛上进行把关。

董登新:从新三板的数量来看,虽然我们有7000多家挂牌公司,但是对于创新层企业的培育,(920家入选企业)建立一个标杆,也就是要在创新层设立一个明确的标准,让创新层企业(对新三板的其他挂牌企业)起到标杆和榜样的作用。这应该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表示,证券市场为企业融资,关键是要解决定价的问题,而价格正是由交易形成的。他认为,创新层就是让一部分企业先活跃起来。从长期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会被退市所淘汰,新三板如果能有5%的企业取得成功,这些企业能够成为中国各个细分行业技术创新的龙头,那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创新层有望成为资本市场新“宠儿”

伴随着创新层正式实施,以及分层之后区别化的监管、融资、交易等配套制度的逐渐完善,创新层将更类似于一级半或二级交易市场;作为集合了大量优秀创新企业的集中地,创新层有望成为资本市场新“宠儿”,赢得更多资金关注,其成交、市值、融资等占比均有望进一步提升。或与纳斯达克分层情况类似,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层的市值占比超过90%,成交占比超过80%。

创新层入选条件并不比创业板、中小板IPO来的容易;因此,其中必然有不少可能体量暂时较小、挂牌时间暂时较短的,尚未被发掘的优秀企业被掩埋。基础层可能更为类似于一级PE投资市场,通过更高的风险承受,更为耐心的筛选和等待,不排除将会收获更为珍贵的“明珠”。

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表示,创新层与基础层之间仍是“升降门”的态势。此前股转系统关于分层问答也提及针对创新层企业和基础层的公司采取差异化的制度安排。新三板创新层企业除享受更多的市场关注及制度红利外,监管层对其治理及信息披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层中也不乏有实力突入创新层的企业,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多位券商及新三板投资机构人士分析,分层落地后,基础层企业并不会被市场抛弃,机构反而或扩大对基础层企业的投入,来博弈潜在“升层”的估值套利。目前分层制改革仅是解决新三板问题的第一步,后续仍需配套政策和相关利好的出台,引入更多机构进场来激活新三板。

对于分层制度下一步的走向,券商新三板负责人表示,未来不排除出现对三板公司流动性释放的差异化政策。但就现在来看,无论是市场流动性、公司治理和监管规则的制定方面,新三板市场都不符合短期内进行第二次分层安排的要求。


关键词: 新三板 创新层

推荐阅读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