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7-06
市场仍在逆市扩张做市股相对前期略有好转
买三板7月6日讯 普华永道发布报告认为,在今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低迷不振的环境下,相较于A股市场上半年完成61宗IPO交易、融资总额288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下滑了67%和80%的现状,今年上半年,新三板市场保持了增长态势,仍然在逆势扩张。
新三板情况来看,自2016年6月27日起,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公司实施分层管理,而从市场成交量能及表现来看,实际上体现出仅6月28日成交较大,而后再次出现量能回落低迷的特征,但从市场表现来看,做市股相对前期略有好转。
监管首次摸底创新层
多位新三板创新层公司人士证实,监管部门在周一突然要求创新层公司填写一份基本信息情况表。据了解,这是分层制度实施后,监管部门首次针对创新层公司有“动作”。
“有人说是要对创新层公司展开一轮专项排查,但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为了分层制度实施后的后续配套政策。”南京本地一家新三板公司董秘解释。
新三板有望重启类金融企业挂牌 准入标准不再一刀切
从接近全国股转系统的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股转系统正在制定类金融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准入门槛及信息披露的指引文件,待履行相关程序后,有望在7月底公开发布。类金融企业的准入门槛将更有针对性,不再是“一刀切”,将从类金融企业的“注册资本、控股股东、持续运营年限、主营业务比重”等维度出发,制定挂牌标准。
去年12月,类金融企业被监管层叫停挂牌新三板。目前处在待挂牌阶段的类金融企业有6家,处在审查阶段的类金融企业有31家。就待挂牌的类金融企业而言,联丰小贷、银信小贷、新湘小贷注册资本均超过1亿元,持续经营年限超过2年,其中,联丰小贷注册资本最高,达2亿元,其主办券商为国融证券。除了小贷公司,还有3家私募处在待挂牌阶段,分别是天星资本、嘉富诚、金晟资产。
常态化的退出制度很有必要
新三板加快形成机制化、常态化的退出制度很有必要,而且建立新三板常态化的退出机制也有利于降低市场整体风险和提高挂牌公司质量。由于新三板挂牌公司主要是创新创业型公司,这些公司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同时也蕴含较大的不确定性。将不符合持续挂牌条件的公司“筛除”,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实行严格的退出机制,通过较高退出率的压力传导效应,还能逐步建立起对挂牌公司有效约束机制,促其合规经营、提高竞争力,进而保证新三板市场形象和整体质量,增加对优质公司的吸引力。
从海外成熟市场经验来看,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建立了初始上市标准和持续上市标准,不符合成交量、做市商数和最低报买价等持续上市标准的公司就会被强制摘牌,每年大约有8%的公司退市。大浪淘沙之下,纳斯达克市场培育并筛选出了诸如微软、英特尔等全球科技巨头。新三板应借鉴成熟市场经验,不断细化和完善挂牌公司的退出标准,使得市场能吐故纳新、保持活力。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