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快速、最专业的新三板资讯 | 买三板
咨询热线:010-57496903 登录 注册

首页 · 公司资讯 · 正文

新三板大佬们的“江湖” :有的在倒下 更多人“逆流而上”

导语
仅7月8日一天,就有北京新板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买入沃科合众(835091)60.67万股、上海檀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投资500万元买入30.33万股,东海宝博投资管理公司以90万元买入腾冉电器(832117)30万股。

买三板 | 2016-07-12

新三板大佬们的“江湖” :有的在倒下 更多人“逆流而上”

新三板大佬们的“江湖” :有的在倒下 更多人在“逆流而上”

7月7日,在新三板复牌的随视传媒复牌就下跌了80%,截至收盘下跌了74%,而7月8日该股仍继续下跌,公开的资料显示,去年的9月,一哥王亚伟参与了随视传媒的定向增发,彼时他认购了32万股,认购价为每股30元,而如今股价已经不到了5元钱。

曾经的新三板热门股中科招商7月11日开盘于1.55元,这个股价,比其10送转50除权前历史最高价112.10元相差甚远,而昨日盘中居然还跌破0.32元,这令重仓持有中科招商私募大佬王亚伟又一次很受伤。

王亚伟不是唯一在新三板翻车的老手。郑州远见曾在2015年定向发行股票300万股,每股价格为3.90元,共募集资金1170万元。其中,天星资本认购250万股,认购金额为975万元。若以7月11日收盘价每股2.70元计算,天星资本浮亏30%。相比之下,比王亚伟亏得少一些。

目前,因挂牌企业的主动转板热情,参与新三板市场的一些投资机构也因为挂牌公司估值问题、市场流动性问题以及未来新三板整体发展困境问题,纷纷撤离新三板。最近一个月时间,从每日股价偏离50%的交易信息中可以发现,包括北京天星启明投资中心、上海斐春资产管理中心、宁波金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数十家投资机构或多或少地在抛售股票。同时,一些新三板基金也面临巨大的赎回压力。

但也有不少机构、大户“逆流而上”。最新数据显示,仅7月8日一天,就有北京新板资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买入沃科合众(835091)60.67万股、上海檀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投资500万元买入30.33万股,东海宝博投资管理公司以90万元买入腾冉电器(832117)30万股。

另外,大地和(831385)同一天也获得了包括中国宝安集团、中信证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等机构的投资,投资金额约2亿元。该公司为深圳本地企业,主要产品为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系统集成、经营进出口业务。

新三板投资不能急功近利

去年年初至年中,大量入市资金因未来预期政策红利,高价入场,至今部分新三板产品收益依然为负,对此,万吨资产董事长俞岱曦指出,基于企业成长价值的投资,是新三板投资的主要方向。对于那些基于政策红利高位接盘的新三板产品,风险是很大的,如果未来遇到退出难题也是正常的,就像5000点入市的很多基金,这跟机构投资逻辑和产品设计有很大关系,不能代表大多数。目前看来,新三板还是在向着好的发展方向走,分层时间较短,需要更多时间来提升创新层的功能性,而后流动性会随之改善,投资价值还是基于企业的成长性和基本面,“比如优质企业股价从一块钱涨到十块钱,虽然流动性不好,但是折价到八块钱还是有人接盘的。如果因为追求政策红利预期,企业股价只值五毛钱,你一块钱也买,到期收益为负,还埋怨政策红利不来,这不是新三板该有的投资逻辑。”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指出,相比主板市场,新三板如今在制度设计上还是以机构投资为主,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如今制度建设处于完善阶段,可以看到分层后监管越发严厉,但对降低投资者门槛和竞价交易,要根据发展情况而定,如果盲目开闸放水,可能会危害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新三板市场以机构投资为主导的初衷,以美国纳斯达克为例,这个市场用了十几年才有如今的成熟发展,同样新三板也需要时间去完善。

年底之前或将完成保守型资本入市

业内人士指出,在没有严格监管的市场环境下,进场的资金大多是愿意承担高风险的私募资金,而保守型资金如银行、保险、公募等由于“认为新三板监管不到位”,而往往对新三板市场望而却步,而引入保守型资金进入三板市场,或将是今年下半年必须完成的课题。

对于监管规范后的创新层流动性是否会因为放开保守型资金入市等政策红利而发生改善,有市场人士向表示对此“谨慎乐观”,也有人士表示“值得期待”。


关键词: 新三板 投资大佬

推荐阅读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