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10-24
动力锂电池行业供不应求
从今年前9个月的销量情况看,新能源汽车生产量为30.2万辆,销售量为28.9万辆,同比增长93.0%和100.6%。东北证券认为,2016 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为40万辆,同比增长41%,2020年的销量将达144 万辆,“十三五”期间合计增量为457.3万辆,期间年复合增速38%。
据悉,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在40万辆,动力电池需求超过20Gwh,而2016年年中产能才扩至20Gwh左右,动力锂电池需求约为14Gwh,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仅为11Gwh。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动力锂电池行业供不应求。
在东北证券分析师郑闵钢看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作为最核心部件的动力锂电池的需求也将迎来爆发,未来5年内增量需求合计为233.4GWh,对应市场规模3268 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40%。
资本市场纷纷发布投资锂电池产业项目规划
统计显示,2016年上半年锂电池产业链的投资额已超过1160亿元,主要集中于锂电企业兼并购和产能扩张。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锂电行业共发生资本兼并购案例40起,材料环节12起,设备领域4起,电池环节10起,新能源汽车环节14起。据不完全统计,截止8月份,锂电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规划已接近980亿,初步估算,将新增动力锂电池产能约177Gwh。
2020年新型锂电池将实现产业化
17日从第9届国际电动车新型锂电池会议(ABAA9)上了解到,到2020年,中国新型锂离子电池将实现产业化,动力电池将实现智能化制造,产品性价比得到大幅提升。
据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卞曙光介绍,目前,中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体系,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配方设计、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生产线也逐步从半自动向全自动大规模制造过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节能将以普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任务。因此下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的智能制造水平、完善验证测试方法和标准体系,是中国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任务。
新三板锂电池企业值得关注
以下为我们挑选出的部分锂电企业:
纽米科技(831742)锂电池隑膜定位高端,拥有技术、客户、生产线设备优势。公司产品定位于适合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使用的隑膜,是国内少数产品能够完全替代进口优质隑膜的供应商之一。公司具有极强的研发能力,湿法隑膜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标准。公司湿法双拉及干法多层共挤复合锂电池隑膜生产线由国外一流设备制造商根据公司技术、工艺定制,具有高度专有性与精密性。公司与国外知名锂电池生产企业LG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将进一步开发更多动力锂电池客户,仍而进一步优化公司客户结极。
贝特瑞(835185)专注于新能源材料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最主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之一,拥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完整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天然鳞片石墨以及石墨制品加工等。公司通过设立下属子公司方式构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垂直产业链布局,对下游产品议价能力明显提高,在注重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公司非常注重对核心技术和研发人员的储备,并于2016年2月实施股权激励,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威能电源(834851)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乘用车、电动客车、储能电源等领域,同时远销欧洲及北美等国际市场。近年来,得益于公司产品质量、品质的稳定性及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公司产品供不应求。
天丰电源是国内优秀动力用锂电池制造商。这些电池产品主要用于电动玩具、电动工具、摩托车启动及电动汽车等领域。公司主要从事高性能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与销售业务。公司作为启动电池市场龙头企业,紧跟市场,迅速布局三元锂电,产品供不应求。
天力锂能(833757)是国内排名靠前的镍钴锰酸锂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目前拥有2500吨/年三元材料的产能。2016年4月新增2500吨/年三元材料项目第一条生产线正式生产,产能正逐步释放。第二条正在安装,有望在5月底投产,届时公司产能增加一倍至5000吨/年。基于产能,预测2016-2018年的产量分别为3500吨、4200吨和4500吨。
安达科技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安达科技由传统的磷化工生产企业转变为新材料制造企业,目前主要业务为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及其前驱体-磷酸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取得了规模化生产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核心技术,能提高动力锂电池的倍率性、质量稳定性、持续循环性等特性,已成为比亚迪的主要供应商。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