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7-29
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为主流
根据海通证券的研究统计,2014~2016年6月,新三板挂牌企业公告的重组事项共计1688次,其中2014年35次,2015年704次,仅2016上半年就高达949次,超过前两年总和。并购重组主要分四大类: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新三板企业收购上市公司,新三板企业进行的产业并购,以及新三板企业之间的并购。
其中,A股公司收购新三板公司股权。2013~2016年A股上市公司共发起235次收购挂牌公司股权事项。其中2015年110次;2016年监管层收紧了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力度,A股收购挂牌公司股权事项年初至今共48起。在上市公司掀起并购新三板企业热潮的同时,新三板企业也寻求并购上市公司的机会。截至目前已有4家挂牌企业成功入主A股公司,并有7家公司成功收购海外上市公司。
统计显示,A股公司与新三板公司的关系可表述为:A股公司发起收购新三板企业为主流,新三板企业并购上市公司为支流。
选择公司质地很关键
某证券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监冯先生认为,综合来看,A股公司与新三板公司重组并购,市场资金都会给予关照,多数会造就相关公司一轮上涨行情。但像兴民钢圈这样的并购不能给财报添色,甚至可能拖累公司业绩,这种收购不应当支持股价。
冯先生表示,A股公司对新三板公司的重组收购能不能带来好的市场反应,主要还是看新三板公司的质地。新三板里面的公司良莠不齐。一些大公司、大机构成立私募基金,就是为了在两边市场进行资本运作。很多公司的资产想注入上市公司,审批很难。但新三板不一样,他们可以跨界收购,比较方便。新三板的定增没有限制、不需要审批,一年可以进行多次。上市公司为了融资,也会让自己的子公司上新三板。到最后,上市公司做业务整合,就可以把新三板公司收入囊中,做大市值。新三板并购目前处于低潮,但经过规范后未来一定会有大发展,值得期待。
新三板合格投资者门槛未变
近日有消息称,券商开始清理新三板合格投资者资格,原来满足的500万门槛要求,现在受市场影响,股价下跌后不足500万的,要求提供年收入要够一百万的证明。中国网财经记者就此事向多个券商进行了核实。
某券商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并直言:“我觉得可能性很小。”
股转一天连开9张罚单
7月28日,股转系统两个半小时内发布九条自律监管决定。6家挂牌公司及高管人员、2家券商、1家会计师事务所集体被处罚。监管高压线再次拉响警报。
芯能科技因申报报表重大差错,连同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主办券商国都证券被处罚。芯能科技在2015年年报对申报报表会计差错更正。其申报报表中对已经达到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在建工程未及时转入固定资产,导致2014年净利润虚增21.72%。未能真实反映2014年的经营成果,误导财务信息使用者。全国股转公司对芯能科技给予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对公司董事长张利忠、财务总监张子祥给予约见谈话并提交书面承诺的监管措施。
银奕达在申请挂牌过程中向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江苏苏鑫集团拆借1970.52万元资金,未经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审议程序,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全国股转公司给银奕达出具了警示函的监管措施,以及对公司董事长、董事、副总和财务总监均给予约见谈话提交书面承诺的监管措施。
创元期货因现金分红的股权登记日早于实施公告披露时间,公司连同主办券商平安证券齐被罚。作为创元期货主办券商的平安证券,未能督促创元期货按照规定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未能对创元期货的违规信息披露履行事前审查义务,而遭到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
而春宇电子、永联科技挂牌过程中,关联方拆借资金没有执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的审议程序,没有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永联科技在挂牌过程中发行债券未能及时进行披露。锐创通信在未披露权益分派实施公告的情况下,自行派发现金等,均受到全国股转公司的监管措施。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