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8-05
股转公司准入收紧 新三板不能无条件亏损
8月3日,股转公司挂牌业务部总监李永春在《主办券商内核工作指引》培训上将企业挂牌新三板的标准进一步明确,“非科技创新型的传统行业,经营规模不能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除非是过度竞争或有去产能要求的行业特殊性导致亏损,否则不能连续两年亏损。”
对于科技型创新企业,没有亏损的限制,但对于运营规模有两个限制条件:一是“两年一期”合计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二是净资产不低于3000-5000万元,根据行业发展及公司经营情况判断,至少能在未来3-5年内持续经营。
李春旭强调下一步就是要加强监管,提高挂牌企业质量,严格把关券商新三板挂牌内核工作。一是要求券商内核机构独立性;二是内核工作人员要专职化,避免与推荐业务部门混同导致的利益输送与职务风险;三是加强现场检查力度,内核人员应当针对文件审查中发现的重点问题展开现场检查工作,2016年10月1日之后,券商报送的材料,都应包括现场检查的底稿。
新三板并购热潮兴起
近几日,新三板频见大手笔并购,就在上市公司卧龙地产并购墨麟股份的第二天,南洋股份前晚也宣告迎娶新三板新娘“天融信”,两单交易金额分别达45亿元和57亿元,前者实施的是高达31%的溢价收购,后者更刷新新三板成交额最高纪录。据安信证券统计,基于新三板企业的成长性、集中于新兴产业的特性,今年1月至今,A股上市公司发起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共72起,相当于每3天即有一次并购。
据了解,2016年监管层虽然明显收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监管力度,但A股收购新三板挂牌公司事项在年内已达72起,2015全年该数据为110起。除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外,市场亦已出现新三板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案例。此外,新三板指数持续低迷,昨日做市指数盘中最低触及1096.06点,再创阶段新低。面对这一价值洼地,上市公司及早布局,就是期待转板机制形成之后,挂牌三板企业获得转板机会,自己就可获得丰厚投资收益。
业内心声 亟待新政出台
作为与市场每一步变动都休戚相关的企业来讲,融资双方都处于资本寒冬期,期盼能有新政策来促进市场活跃度。杨宁认为,监管层的动作要加快,否则市场的功能性就会大打折扣。监管部门应重视新三板二级市场的建设,比如引入公募、降低500万的投资门槛,扩充做市商,提供转板通道,至少先把大宗交易的平台开放出来,发展未来的竞价层。当然,目前降门槛不是第一要务,第一要务是出台相应的政策,最好能够敲定传闻中的转板通道和精选层的设计。因为如果投资者看不到未来的退出路径,再降门槛也不会有人入市。
有业内投资人士表示,目前政策束缚过大,大部分企业还未享受到新三板融资红利,投资门槛500万的标准,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这大大限制了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也曾多次向记者表示,降低投资门槛才是解决三板市场流动性的根本方式。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